分布式時代已至,數據如何更有價值?
近年來,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,云計算又一次步入了變革的時代。尤其在2022年,隨著“東數西算”工程的正式啟動,在“東數西算”相應政策的引導下,越來越多的大型、超大型數據中心在8大節點、10大集群內“拔地而起”。一張無形的算力網,已開始編織。數據中心逐步向著兩極化發展——邊緣側,小型、微型數據中心;集群內,大型、超大型數據中心。
無論是連通各大集群內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,還是連接邊緣側小型、邊緣數據中心,分布式云計算都已成為這張算力網絡最重要的支撐。在此背景下,云計算步入分布式時代。
數據已是重要資產
2020年,中共中央國務院在《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》中,首次將數據與土地、資本、勞動力并列為關鍵生產要素,并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要求。
2022年12月,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的《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》中提出,構建數據產權、流通交易、收益分配、安全治理等制度,初步形成我國數據基礎制度的“四梁八柱”。
今年兩會期間,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揭曉,本輪機構改革將組建國家數據局,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,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,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,統籌推進數字中國、數字經濟、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。
與此同時,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逐步深入的當下,數據已經成為幾乎所有行業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。
國家層面,數據是國家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,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型生產要素,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參與社會生產生活,由“數據賦能”帶來的價值對各行業各領域均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。
企業層面,數據是企業重要資產,成為企業業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企業對待上云的態度已經從“要不要”逐步轉變為“如何上”,讓云計算,數據更好地賦能企業業務,推動企業發展。
無論是政策層面,還是企業層面,云賦能、數據安全、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問題已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。日前,在浪潮數據云業務戰略發布會上,浪潮集團執行總裁、總工程師,浪潮云董事長肖雪表示,近年來,從國家政策層面不難看出,發展數字經濟的總體路徑和頂層規劃不斷推出,數字化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已經成當下的重點發展方向。放眼全球,數字經濟也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旋律,“在此背景下,如何建立基于數據空間的海量數據可信自由流動的體系,推動我國向數據強國全面演進,充分發揮數字價值,一直是浪潮云努力的方向。”肖雪指出。
“云網邊端”如何一體化?分布式“賦能”!
“東數西算”工程快速推進建設的一年有余的時間內,全國范圍內的算力調度問題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,也是“東數西算”工程能否真正“照進現實”的關鍵所在。
在西部地區,有著充足的算力和能源供應;在東部地區,有著大量的算力資源需求。這時候就需要編織一張更智能的算力網絡,讓東西部數據中心間的數據、算力實現實時、快速地流通。分布式云計算就是實現智能快速算力網絡建設的關鍵核心技術,亦是“云網邊端”一體化的重要基礎技術之一。“物理上分散建設,邏輯上統一管理”——在筆者看來,這是形容分布式技術最貼切的話語。
在浪潮看來,分布式云計算也將成為未來企業數字化賦能的重要抓手之一。對此,肖雪表示,自2021年浪潮云第二次戰略發布定義了中國分布式云概念以來,幾年的時間內,浪潮云進行了大量的實踐,構建了以數據為核心,以“云網邊端”為支撐的分布式數據云體系,打破算力“壁壘”,解決了數據傳輸延遲高、算力資源利用率低、數據安全等問題,并逐步形成了7個核心中心,113個區域中心,實現了493個分布式云節點,打造了覆蓋中國密度最大的分布式的算力網絡,不僅于此,“基于分布式網絡,浪潮云打造了以整體運維、算力調度、一體化服務為中心的OpsCenter為核心的算力調度,支撐政府企業和行業不同計算的需求。”肖雪指出。
肖雪認為,僅僅依靠傳統的數字基礎設施,是不能夠滿足當下數據為要素的驅動模型的,如何在分布式云中建立一個適合數據流通的,且足夠安全的“數據通道”,是當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,“為了更好的讓數據發揮賦能的作用,浪潮云推出了數據云的概念,目標是讓數據、算力都‘動起來’,基于分布式云的體系,打造分布式數據云,為數字經濟提供算力動能、數據動能、算法動能,實現降本增效的數字化賦能。”談及浪潮數據云的核心理念時,肖雪如是說。
分布式云尚處“發展期”,如何“應對自如”?
雖然分布式云有著更安全、能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等優勢,但就現有技術而言,分布式云尚處于發展期,想要成熟的應用還有兩大挑戰需要面對。
首先,數據安全問題一直是企業在選擇云產品時最關注的問題之一,金融和政務領域尤為關注。
在分布式架構下,數據將在多個數據中心之間流通,分布式數據中心在架構更為復雜以后,安全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。在流通的過程中,如何搭建防火墻,構建安全協議,確保數據安全,成為分布式架構應用過程中面臨的一大挑戰。
肖雪表示,浪潮云在安全體系建設早已布局,他指出,浪潮云始終以數據安全作為核心研究方向,以安全運營的理念推動服務模式的創新,通過安全運營中心、安全產品和安全運營的全棧式安全服務,建立閉環安全防護機制,“目前,浪潮云的安全運營中心作為組織保障,貫穿制度、人員、技術,能夠實現主動、持續、精細化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。”在介紹浪潮云安全運營中心時,肖雪指出。
除此之外,筆者注意到,浪潮云也是國家網信辦云服務安全評估通過數量第一、唯一一家“雙試點”單位,浪潮云在安全方面的布局與能力,“可見一斑”。
除了安全問題以外,當下熱議的算力調度也是分布式云計算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。算力資源的管理是當下面臨的難題。地處不同位置的數據中心,如何在應對業務數據流突發情況時,進行高效的算力資源調度,實現不同地理位置的數據,統一管理,將成為算力調度方面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。利用分布式數據共享治理模式,將集中式、分布式數據治理“融合”,實現共存,是當下比較常見且成熟的手段之一。
會上,浪潮云首席技術官孫思清表示,浪潮云打造了一個云原生算力平臺,利用分布式技術,將不同類型的算力資源整合起來,具備極強的異構計算的能力,從而將閑置的算力資源充分利用起來,讓算力更“智能”,最終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。“浪潮云有一個原生的算力平臺,能夠優化算力調度能力,從多維算力的調度,從圖像、視頻,還有文本不同模式計算的算力的需求,包括算力的利用率,還有機器學習等,將閑置的算力資源充分利用起來。”孫思清強調。
展望未來,肖雪表示,浪潮云將從四個方向不斷優化浪潮數據云的能力。
首先,夯實數據基礎,“面對云管邊端的數據場景,浪潮云通過一體化基礎設施,引導多元數據主體加入大數據供給‘洪流’中。”肖雪強調。
其次,在運營數據要素方面,肖雪表示,浪潮云將進一步推進公共數據定向開放,以及數實深度融合,構建統一標準,開放開源共享的建立安全可靠的數據運營體系。
再次,肖雪指出,要建立產業生態,打造數字教育流通的體制/機制,構建應用服務高地,“下一步,浪潮云將持續通過匯聚多元數據,構建多層次市場結構的數據資源體系,激活數據產業活力,打造數據要素和服務的生態圈。”肖雪如是說。
第四,進一步優化安全可信體系,確保數據的安全可信可溯源。肖雪表示,可信、安全是數據自由流通的首要前提及重要保障?;诖?,更好地完成數據的確權、構建一套更加安全的體系始終是浪潮云的目標,“數據安全一直是浪潮云的主攻方向,以安全云中心為理念,在此基礎上進行服務模式的創新。”肖雪指出。目前浪潮云以安全云中心作為核心,貫穿了制度、人員、技術三個方面,實現主動、持續、精細化的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控。
據悉,浪潮云通過安全云中心,安全產品和安全運營全棧全服務,建立完善的防護機制,并與國內高校和國家級科研機構成立聯合實驗室和研究院,關注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,不斷充實技術實力,保障用戶上云用數過程中的安全穩定。
除了不斷優化自身技術及服務水平外,浪潮云還一如既往的推進開源開放生態建設,以及標準化的制定。筆者注意到,在此次浪潮數據云戰略發布會上,在賽迪顧問的指導下,由浪潮云擔任理事長單位的“數據云聯盟”(簡稱聯盟)正式成立。據悉,聯盟將秉持“推動數據融合創新,促進數據云生態繁榮”的愿景與使命,集合數據相關領域的企業、高校、科研機構,以及咨詢機構,共建開放性的數據云生態圈,目前已有493家成員單位。